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涵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涵,是指大學有能力透過社會實踐來進行理念與價值的建構與傳播,也就是社會創新概念的形塑與傳遞過程,而社會創新概念不僅包含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在地化發展,更是世界公民理念的在地化實踐。

 

  從社會創新的角度來看,社會實踐是社會影響力理念的形成與推廣,也是高等教育社會實踐的意涵。大學教育強調學生要能夠將價值透過學習於心中內化,而社會實踐就是透過一些手段或方法,將自身所感受到的價值向外在社群傳達的最好方式。 

 

  社會實踐課程並非服務學習,因為服務學習指的是一種單純助人的良善理念展現,而社會實踐則是一種能展現社會影響力的創新過程,因此參與同學必須要能夠提出一套論述來陳述自身社會實踐的理念、過程與反思,因此是一種社會創新論述的建構與傳播過程。經此反覆思考學習與實踐過程,有助於深刻理解環境永續、文化永續與社會永續的重要性,能培養出從容應對之態度、信心、與能力。這就是建立韌性社會必須具備之核心素養。

 

  為了確認自身所提的社會實踐計畫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同學可以依據「專業社會介入」、「公民意識培育」、「大學社會責任」、「真實問題解決」、「多元跨界創新」等五項指標來進行評估,此五項指標也將會成為後續評估是否達成修課成效的基本效標。

 

參考網頁 :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


 

社會實踐精神-五項評核指標

 

一、專業社會介入
學生能夠從自身的專業所學出發,發揮自身專長來進行社會參與。

 

二、公民意識培育
對社會中的個體或群體的自由和權利的關注、尊重和維護。

 

三、大學社會責任
進行有社會影響力的社會創新概念的形塑與推廣。

 

四、真實問題解決
從真實情境的問題出發,在實務現場整合所學進而解決問題。

 

五、多元跨界創新
運用跨領域思考的創新作法來進行社會行動,協調或整合不同層次的利害關係人,進行問題探討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