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桌上遊戲研究社 115寒假桌遊營

  • 實踐期程:2026-01-26-2026-01-28
  • 聯絡人:曾雅筠
  • 聯絡方式:ntust_boardgame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6-06-02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本次實踐活動以 SDGs 第9項「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為主軸,透過桌遊與實體遊戲作為創新教育的媒介,引導國中生從遊戲中體驗城市建設、能源永續與社區發展的關聯。 活動前期由成員進行教案設計、試玩與教學模擬,最終精選 《蓋我的房子》 與 《卡坦島:永續能源》 兩款兼具策略性與教育意涵的桌遊,搭配延伸活動 「校園永續大富翁」,以遊戲體驗結合環境行動,培養學生的永續思維與合作能力。 在 《蓋我的房子》 中,學生化身建築師,透過建材選擇、預算管理與空間配置,體驗從規劃到施工的城市建設過程,學習資源利用與居住永續的重要性; 而 《卡坦島:永續能源》 則讓學生從能源資源分配出發,體驗可再生能源、污染與生態平衡間的抉擇,進一步理解環境保護與科技創新的關聯。 此外,實體活動 「校園永續大富翁」 則讓學生在校園內實際行動,透過擲骰移動、抽卡與任務挑戰,完成與永續相關的小任務,將學習從桌上延伸到真實生活中,寓教於樂。 整體活動不僅增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合作溝通,也讓他們從遊戲中理解「永續城市」的價值與日常實踐的重要性。

活動內容與分工

#時數安排 知能研習 3 小時 主要進行活動前的規畫與討論,讓大家彼此熟悉整體活動的流程與細節,並釐清各組成員的分工與任務內容,確保在正式活動時能順利進行。 實作參與 36 小時 分為兩部分:12小時為事前準備,包括各項教學器材的準備, 以及場地的勘查、召工、活動彩排和驗收;24小時為活動主軸。一天八小時,三天的活動,每天從8:30到16:30,包含了派對題桌遊、陣營類桌遊、教育類桌遊、策略類桌遊、團康活動與桌表閱間,並且還有最後的領獎。 #分工 為使營隊順利運作並有效傳達 SDGs 第9項「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的核心概念,團隊依任務屬性劃分為五組分工合作。 1.活動組 負責規劃整體流程與教學設計,設計破冰與引導活動,協助學生理解創新、工業化與基礎建設間的關聯,因此設計戶外永續創新活動──實體版「校園永續大富翁」,活動約 3 小時。所有任務皆以安全、輕鬆、遊趣為原則,促進環保行動體驗。 校園永續大富翁 地點:校園內(設約 20 格) 道具:骰子、棋子、機會/命運卡、綠幣(積分) 玩法:學生擲骰前進,依格子執行任務或抽卡。 勝利條件:時間結束時綠幣最多者勝。 2.桌遊組 精選《蓋我的房子》與《卡坦島:永續能源》,設計學習單與反思題。 引導學生體驗能源分配、城市規劃與永續設計的關聯。 3.課程組 編製教學簡報與案例教材,連結實際的永續城市案例。 負責活動 成果展:學生以海報呈現學習重點,並設頒獎儀式表揚表現優異者。 4.後勤組 支援營隊運作所需的場地、物資、餐飲與紀錄,確保教學環境完善。 負責教室與場地配置、午餐與飲水供應、活動過程攝影與紀錄,用於後續成果整理與推廣 管理桌遊道具與教具的保存與流通,維持資源使用的永續性。 增設 醫療組(處理突發身體不適)與 心理輔導組(協助情緒調整與團隊氣氛維持)。 5.召集組 負責整體統籌、行政協調與成果整合,確保營隊運作與SDGs精神一致。 整體計畫透過跨組協作,結合教育、創新與實作,讓學生在遊戲與課程中理解基礎建設與產業創新的重要性,培養永續發展的核心素養。 #活動備案 停電:改以非電子桌遊(紙本或手牌)進行,並加入討論環節「沒有電的永續生活」。 颱風:延期或改為線上桌遊教學、影片反思任務。 下雨(戶外活動受限): 將「校園永續大富翁」改為教室內進行,改為「任務卡抽籤挑戰」方式進行。 #學員反思 活動結束後,每位學生寫一篇 100 字以內的反思,內容包含: 在桌遊或任務中學到的永續概念。 對「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理解。 自己未來可以實踐的行動。 活動的心得感想。
實踐目標與說明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臺灣科技大學桌遊社的成員們,運用自身對桌上遊戲的專業理解與教學經驗,將娛樂性與教育性結合,設計出符合國中生認知發展的活動流程。活動不僅著重於遊戲技巧的傳授,更進一步以引導式教學法,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產業發展與創新思維,理解科技、基礎建設與社會進步的關聯。社員們以專業精神規劃內容,培養學生面對資源配置、產業選擇的思考能力,讓桌遊成為啟發創新的教育工具。

2. 公民意識培育 在桌遊模擬過程中,學生必須在有限資源下做出投資、建設與研發的抉擇,思考自身利益與整體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活動中特別設置反思環節,鼓勵學生檢視科技發展與基礎建設如何影響社群與環境。透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能從遊戲中理解「創新應兼顧社會責任」的概念,逐漸培養公民意識與永續思維,學會在真實世界中以更具同理心與責任感的態度面對產業發展與資源利用。

3. 大學社會責任 本次寒假營隊為桌遊社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重要行動之一。我們與地方國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除了假期營隊外,也於學期間支援創新教學與桌遊課程,推廣寓教於樂的學習模式。藉由本次活動,大學生以知識與創意帶動地方教育現場,將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的概念轉化為國中生可理解的學習經驗。同時,也讓成員體認到知識應用於社會的重要性,深化「以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的大學使命。

4. 真實問題解決 在活動規劃與執行過程中,團隊面對資源分配、流程設計、意見整合等多重挑戰。為確保活動兼具教育性與可行性,成員運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方法,進行多次測試與修正。這樣的過程讓成員不僅學會理性討論與團隊協作,也鍛鍊了系統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以創新方式應對現實挑戰的經驗,正呼應SDGs第9項「以創新促進永續發展」的核心精神。

5. 多元跨界創新 整個營隊策劃過程中,成員整合了桌遊教學、教育設計、活動企劃與後勤管理等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透過跨界合作與不斷測試修正,我們創造出結合產業模擬與城市建設概念的教學體驗。這樣的跨領域合作展現了創新的力量,也象徵SDGs第9項所提倡的「促進產業、科技與教育間的連結」。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建構與思考,也體會到創新與基礎建設對社會永續的重要性。



提醒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