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工程系學會 營建營
- 實踐期程:2026-01-26-2026-01-29
- 聯絡人:劉昱杉
- 聯絡方式:jaff201201@gmail.com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6-06-15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台科大營建系系學會舉辦「營建營—築夢橋樑,連結世代」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對象為全台高職(土建群)及高中生,約60人。營建營結合教育與實作,推廣營建知識並促進跨世代互動。活動內容包含前往水庫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震)參訪,讓學員了解基礎建設與防災工程在社會運作中的關鍵角色,進一步體認工程技術與生活安全的密切關係。
在實作課程中,學員將利用冰棒棍與回收棉繩進行橋樑製作,並加入創新設計規則,例如限定只能使用特定幾何形狀進行構築,讓學員在有限的條件下激發創意、思考結構力學的穩定性與承重原理。除此之外,也安排以棉花糖與義大利麵製作結構的創新課程,讓學員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體驗結構設計與工程思考的過程,感受營建的多樣面向與創新精神。
活動亦融入永續發展教育,設計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綠建築課程,讓學員認識低碳建築材料、節能設計與循環再利用的理念。課程將以案例分享與實作結合的方式進行,使學員能從中理解永續建築的社會價值與實際應用。透過這樣的體驗,培養學生以工程專業為基礎推動永續發展的能力與責任感,讓環境保護與技術創新相輔相成。
在活動結束後,將依據不同環節進行成果評選,包含棉花糖結構活動、永續發展課程表現與橋樑耐重比賽,頒發「最佳創意獎」、「永續達人獎」與「最佳結構獎」等獎項,鼓勵學員在學習與創作中勇於嘗試與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頒獎典禮同時搭配成果展與簡報分享會,展示學員的製作成果與學習歷程。藉由互動式展示與口頭講解,不僅能加深彼此的交流,也讓學生在表達與溝通上獲得實際的鍛鍊,進一步強化其簡報與公共說明能力。
活動規劃也充分考量安全與突發狀況,若因天候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如颱風、地震或合作單位臨時無法開放)導致行程受阻,將啟動線上教學與模擬活動備案,透過即時互動課程或預錄影片讓活動仍可順利進行。同時會將整個應變與轉換過程記錄成案例資料,讓下一屆理解專案執行中的風險管理與臨機應變的重要性。
為確保學員在活動期間的安全與身心健康,團隊特別設立醫療組與心理輔導組。醫療組負責處理突發身體狀況與提供緊急協助,確保所有參與者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與體驗,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在安心的環境中成長與自我實現。
台科大學生在活動中扮演輔導與引導的角色,將專業的工程知識轉化為生動易懂的教學內容,帶領高中及高職學生認識營建世界的魅力。透過服務過程,台科大學生也能在互動中培養溝通能力、領導力與創新思維,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整體活動對應SDG 4、SDG 9及SDG 11,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動永續思維,達成教育與實踐並行的社會價值。
活動內容與分工
本次台科大營建營以水庫及國家防災中心參訪、冰棒棍橋樑製作、造橋模擬器體驗、團康遊戲與競賽活動為主要內容,讓學員在實作與互動中認識營建工程與防災的重要性。營隊分工明確:總籌負責整體規劃、場地與時間安排、與指導老師溝通及處理各項行政事務;活動組規劃闖關遊戲與課程流程,確保活動順利進行;美宣組設計營服、圖標、紀念品及文宣素材,營造營隊形象;隊輔組負責帶領小隊、活絡氣氛、協助學員在活動期間的各項需求與安全管理;攝影組負責活動攝影、錄影及後製剪輯,留下完整紀錄;機動組則支援現場器材準備、餐點分配、場地佈置及臨時雜務。各組通力合作,使營隊運作順暢,展現團隊協調與執行力。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在實踐計畫中,我們運用營建與基礎力學知識,設計課程與造橋模擬器活動,引導小學員動手實作,從中理解結構原理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讓專業知識轉化為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
2. 公民意識培育
活動中每組由男女學員共同合作,透過團隊互動與溝通,學習接納不同性別與價值觀,培養彼此尊重與包容的態度,實踐性別平等與公民互助的精神。
3. 大學社會責任
營隊成員分組負責課程設計、活動引導與現場執行,展現專業能力與團隊精神,讓學員認識營建領域的多樣面貌,打破「工地等於髒亂」的刻板印象,傳遞正向社會價值。
4. 真實問題解決
面對活動現場的實際挑戰,如安全維護與時間控制,我們學習以團隊協作為核心,遵守不單獨行動的原則,透過分工合作與臨場應變,共同完成任務並解決問題。
5. 多元跨界創新
在營隊籌備階段,成員們不斷開會討論、整合意見,結合設計、美宣與工程專長,發揮跨領域創意思維,協調各組分工,找出最佳方案,展現團隊合作與創新能力。
提醒事項
限營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