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台北藍海洋生態問題推廣、海底實地觀察行動
- 實踐期程:2025-09-10-2025-12-03
- 聯絡人:吳俊宏
- 聯絡方式:LineID:0905427219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5-12-10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此次計畫將分成五個步驟進行,分別為1.介紹台灣常見的魚種和介紹台灣魚類資源的現況對比國外的海洋差別多少2.用社團的專業帶領著學員們實地參訪並實際的感受台灣海洋資源枯竭的程度並清理海岸周邊及潛水過程中遭遇的垃圾3.邀請資深的eco生態潛水員/PADI IDC STAFF參謀教練專門為此議題演講4.舉辦心得發表會讓學員們說出實際在實地探訪過後的感想5.最後在合作店家及社團本身的社群媒體上設置專欄存放大家的報告&將實地探訪海洋和發表會的活動過程剪輯成影片發布在社群上讓更多人能夠看到我們想要推廣的課題;透過這個活動不僅僅是想對外傳達台灣所面臨的人文與生態衝擊,更多的是讓學員們能夠實際感受這些議題的深度而非大眾所熟知卻不理解的廣度,一方面也是呼應我們社團的宗旨,尋找想一起潛水並對珍惜海洋做出行動的夥伴!!使得更多人能夠有管道能夠參與進這個行列。
活動內容與分工
第一個活動將由社長講解社團持續關注的議題及台灣的海洋資源如何?與國外的魚類資源相比差異是甚麼?有那些問題迴圈?
第二個活動在雙十連假舉辦,分成兩個梯次以確保教學品質及體驗;活動的一開始會先讓大家在泳池練習裝備操作,後由教練帶領至海中進行水下觀察,預計第一天連假中午過後迎接第一梯學員下午作泳池練習,晚餐時間講解隔天下水後因保護環境的規範要點,隔日早上到海中進行觀察,第二梯次比照相同方式辦理。
第三個活動由社團洽談講師及籌措經費。
第四個心得發表會將於社團媒體及合作潛水店社團媒體進行宣傳,供更多人來參加,不限校內。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從了解海洋環境這個議題來看,若是要透過在報導或是僅在海面上觀察來了解海洋是遠遠不夠的,而經由潛水這個活動能讓更多人更直觀的觀察到海裡的情況,促成的震撼感也是其他方式無法比擬的,藉由這項專業領域能夠帶給學員不同的想法有別於書上或報導上的文字;此外再於觀察過程中撿取海洋中與水深較深沿岸的垃圾讓學員夠意識到除了生物的生態海洋垃圾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2. 公民意識培育
舉辦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參加的學員們可以將活動中的種種牢記於心,誘發加入為海洋盡一份力的人能夠越來越多,話雖如此但讓更多人秉持著對海洋環境友善的理念也不可或缺,加入海洋保育的行列進行深入固然重要,但是將概念推廣出去使更多人有海洋保育的觀念才是解決海洋問題的源頭,可是不足以馬上見效,所以提供想一份心力的人一個加入的渠道才是我們的首要目標。
3. 大學社會責任
放眼全台的大學其實對這一方面的宣傳是比較薄弱的,所以不僅僅是我們想要用社團的專業推廣這個議題,也能夠補足在大學鮮少被曝光的議題來渲染更多大學生。
4. 真實問題解決
就台灣海洋生態保育這的區塊相比與其他的議題其實比較少被看見,台灣有很大一部份的居民也靠著捕魚為生,其實可以理解政府要做出決策的困難性,所以我們才舉辦這個活動讓大家有管道可以實際看看海裡的生態情況,讓更多人看見並了解這個問題,當有部分人受此感動加入保護海洋環境的行列時就可以慢慢的改變現況,儘管力量微薄但畢竟這個議題也不太能一部到位,當更多人聯合起來就能夠發揮很大的效果。
5. 多元跨界創新
台灣的漁業、塑膠工業發達,很多居民也靠此在過生活,但其中一定有些觀念與海洋保護有相違背,所以要達到完全海洋保護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但近年也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捕撈和商業垃圾的觀念上和海洋資源永續發展達到平衡之外去了解更多關於海洋的美好才是比較實際的做法,既能讓漁業漸漸枯竭的議題趨緩,甚至可以趨勢回彈達成商業上長久的利益終止惡循環。
提醒事項
此活動無證照者以體驗潛水形式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