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年水圳牽繫城南深溝:城市鄉村共生共農-宜蘭深溝探索營
- 實踐期程:2025-06-01-2025-08-31
- 聯絡人:藍翊嘉
- 聯絡方式:B11133029@mail.ntust.edu.tw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5-09-30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宜蘭深溝一日營|走入農村,喚醒土地意識的文化永續行動
本計畫以聯合國所倡議的「文化永續」為核心理念,從人本出發,在都市繁忙生活中,重新找回人與土地、文化與自然的連結。透過宜蘭深溝村與台北城南地區的跨域合作,實踐農村再生與城市農業的推動,並強調「城鄉共融」的價值,讓學生理解永續不只發生在城市,更扎根於每一塊生活的土地。
本次營隊包含以下三大核心環節,循序引導學員深入理解與體驗:
一、前期訪視與田野調查
由主辦團隊先行前往宜蘭深溝村進行實地訪視,盤點當地文化資源、水文地景與農業特色,並與在地教會、農戶及文化推動者建立初步連結。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史資料整理,為營隊活動設計奠定在地基礎,確保內容的真實性與地方性。
二、帶領城南學員走入深溝
活動當日將由台北城南地區出發,帶領學員前往深溝村。透過五感體驗式的食農教育、農事參與與文化走讀活動,讓學員親手參與耕作、體驗田園到餐桌的過程、觀察伏流水與水圳脈絡,進一步了解農村文化、生態永續與食物來源之間的緊密關係。
三、與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提供食農教育營隊
基督教芥菜種會致力於各項救濟事業,包含了照顧孤兒寡婦、貧困或患有疾病的民眾,更設置愛心育幼院及少年之家等安置機構。本次營隊設計食農教育課程與體驗,除提供基督教芥菜種會輔導的小朋友認識食物的產地,並參與製作餐點外,更讓小朋友們藉由共同參與深溝農村活動,培養集體合作的意識。
活動內容與分工
本次「宜蘭深溝一日營」為臺科大管理學院USR計畫中的重要實作活動,延續計畫中關於「文化傳承、水脈復育、都市農耕、智慧農業發展與新農教育」五大主軸,實踐大學與社會共創的精神。營隊規劃以深溝村作為場域核心,藉由農事體驗、食農教育、水資源探索與在地飲食體驗等活動,讓城南地區學員親身走入農村,理解土地的樣貌、飲食的來源與在地農民的生活節奏,進而深化對環境永續與農業文化的認識。
為強化地方連結與實地學習,營隊在前期即安排USR團隊進行深溝村的訪視與場域盤點,並透過與在地教會、小農、社區夥伴的合作,建立活動路線與課程內容。透過與地方的合作,我們不僅使營隊課程更貼近在地需求,也讓學生參與規劃與協作過程,落實「從做中學」的教學理念。
在營隊執行上,學生依據USR分組制度進行分工:行政規劃組負責活動時程安排與場地協調,確保營隊流程順利推進;隊輔組擔任分組帶領與情緒支持,協助學員參與課程與活動關卡;活動組負責設計闖關內容與在地講師協調,將水脈知識與農業議題轉化為體驗式學習活動;美宣紀錄組則記錄過程、設計活動物料,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後續推廣素材,延伸USR影響力。
本營隊不只是單次的教育活動,更是USR「大學走入社區、學生進入真實場域」的實踐典範。在教師與學生協力、地方夥伴共創下,我們透過一日的沉浸式體驗,為學生與社區搭起一座理解、尊重與共學的橋樑,真正實現大學作為地方創生平台的角色。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來自工程、管理、電資等不同學院與專業背景的學生,將在深溝營隊中展開跨領域合作,運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共同設計活動內容。透過跨學科的交流與實踐,他們不僅能將專業知識應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挑戰,更能深刻體會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並培養社會責任感與問題解決能力,進而產生具體的社會影響。
2. 公民意識培育
深溝營隊強調與當地社區的深度連結。學生將透過拜訪居民、參與農事勞動等方式,深入了解並體會地方的文化與歷史。營隊精心設計一系列結合當地特色農產品與故事的五感體驗活動,旨在提升學員及工作人員對深溝村及其文化的認識,並培養其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
3. 大學社會責任
在營隊活動中,學生不僅是文化與知識的傳播者,也是體驗者與學習者。我們積極與鄰近國小及當地學生合作,共同參與營隊活動,促進跨區域的交流與學習。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能將學生的學習與在地文化緊密結合,更有助於提升社區內部的凝聚力與社會責任感。營隊鼓勵學員以文字、圖畫等多種形式記錄並分享當地故事與文化,這些成果不僅能延續營隊的影響力,更能擴散至學校與社區之外,成為促進社會認知的有力媒介。學生在深入了解深溝村的同時,也能將所學所感帶回各自的學校與社區,發揮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4. 真實問題解決
透過深入的現場體驗,學生將有機會與當地的農民、長輩進行深度對話,親身理解當地在農業生產(如害蟲防治、氣候變遷挑戰)及社會結構變遷(如人口外流)等方面所面臨的真實問題。學生將運用創新思維,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此外,在營隊進行過程中,面對學員及環境的突發狀況,學生也需要積極應對並處理,從而提升真實問題解決能力。
5. 多元跨界創新
營隊尾聲,學生將基於所學,提出具備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或計畫,這些計畫將深度融合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強調教師、當地專家、學校成員、城南學員以及宜蘭當地學員之間的緊密合作與跨界交流。例如,針對改善當地農業生產模式,可以由工程學院學生提出科技創新的建議,管理學院學生則可從行銷與組織運營角度提供策略,而電資學院學生則能探索智慧農業的應用。此外,營隊也能設計針對當地學校的特色課程,由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協同教師與當地專家,結合地方文化和永續農業知識,讓年輕一代受益。城南學員與宜蘭當地學員的互動更能激發不同地域視角的創新思維。這種多元的跨界合作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更能為地方問題注入多面向的創新力量,切實促進地方的發展。
提醒事項
須完整參與營隊前訪視深溝、城南地區國小一日營、當地學員一日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