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2025臺科大營建x建築 工程/設計探索永續營

  • 實踐期程:2025-01-21-2025-01-25
  • 聯絡人:江胤谷
  • 聯絡方式:email:eason30205@gmail.com,電話:0909710433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5-06-30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本計畫旨在透過營隊活動協助高中階段學生探索自我、選擇職涯方向、理解科系學習內容、業界狀況、可能出路、兩科系之間之相同與不同之處,透過導覽、演講、授課、專題製作、成果發表與講評為主要內容來執行,內容部分分別規劃兩系兩大方向的課程,同時在過程中帶入永續循環概念,並且結合課程探索,從根本上提升參與學生的環保與永續意識。 建築系課程部分規劃參訪北美館與王大閎生活劇場、擷取設計語彙、轉化設計概念、製作模型、評圖等一系列緊密連結的課程。從參訪北美館與王大閎生活劇場開始,透過實地走訪與聆聽介紹、導覽,學員們可以清楚了解到建築物本身與基地周遭交通、地景等種種條件之關係。在參觀結束後便進入擷取設計語彙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之中學員們會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試圖理解在設計階段的建築師、設計者所想傳達的精神,即建築設計對自身想法與基地本身條件之回應,學員將理解到建築物裡各種回應環境的巧妙之處,觀察建築師如何透過「設計」去運用、整合、昇華現有的環境條件,而這也是現今時代所最需要的,如何有效運用的精神。在擷取設計語彙的階段結束後,接下來便是轉化設計概念、製作模型、評圖等思考、探索的過程。同時我們在提供材料供學員製作模型時也告知學員材料有限,要求在一定材料量的狀況下需做出規定的成果,讓學員也必須思考材料的使用。 營建系部分規劃參訪國震中心,並且透過製作、設計橋梁結構的方式來理解營建系學習內容,並回收使用先前建築課課程中所運用之材料,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導入經濟循環之概念,強調運用結構、材料特性等知識使產出內容之經濟性、效率與功能最大化:限制其材料使用量,要求在相同材料量下透過運用結構與材料特性等相關的知識來設計以達到最大之載重、透過賦予各項評分比重的方式使學員們了解如何在經濟與效率之間做出取捨,並進一步理解資源分配、經濟性、與實際使用需求之間的平衡。 本計畫之課程除上述主要內容外也希望讓高中階段之學生在理解、整合專業跨域知識的過程中看見更深層的意義,理解在社會甚至更大尺度範圍存在的共同問題,培養對這些議題的獨特看法,並且思考從個人、群體的角度可以如何做出改變與貢獻。 總結來說可以將上述實踐計畫之內容精簡為下列三個階段: 前期之計畫構想:教導、提供學員與工人們有關綠色經濟、材料永續之觀念。 中期之執行過程:結合課程與專題設計、整合前項之概念並訂定鼓勵規則與評分項度。 後期之成果發表:於課程結尾邀請師資分析成果,扣回並加強前期提及之概念,並有實體產出(模型、實驗等)。 成果紀錄、宣傳IG:ntust_ccexarch2025

活動內容與分工

活動內容為可大致分為兩個主要部分:營隊活動與課程,營隊活動包含破冰、小隊闖關、環境探索等,課程則包含演講、導覽、實地走訪、專題製作與最終發表、評分。 團體分工部分,本次營隊籌備人員大致分為以下幾組: 1.召組:統籌、安排、監督計畫內容與執行推動、協調各組工作進行等。 2.文書組:寄發書信、海報、相關文件、借用場地等。 3.活動組:安排破冰環節、跑關流程、夜間活動,擔任隊輔、引導、帶領學員等。 4.課程組:安排、規劃一系列課程、製作教材、構思教學內容等。 5.公關組:對外宣傳、發言、談贊助、寫文案、住宿溝通等。 6.美宣組:製作海報、貼文版面、衣物、提袋、手冊等視覺相關內容。 7.攝影組:活動照拍攝、過程紀錄、錄影等。 8.財務組:活動相關之帳務、金流管理。 9.機動組:伙食、飲品、醫務、材料購買等,視情況彈性調度。 實踐過程: 首先由召組討論初期想法並召集幹部,接著召集工人,開會訂出活動大致期程,並分配工作由各組之組長進行相關作業,每兩個禮拜幹部開會檢查進度,並且活動期間總共有三次驗收,以確保各項工作如期完成。 紀錄與成果: 本活動因本身高中階段營隊之性質配有大量記錄人員,攝影組共七人,每人每天拍攝,在為期五天的活動過程中紀錄了所有的活動過程,從破冰開始的各類團康、參訪、課程專題、演講、小組作業、成果發表等,並且也為工人拍攝了大量照片供後續報告之撰寫。除此之外,學員與工人們也各自有實際成果之產出,學員在課程中繪製素描、拍攝照片、製作模型與展板,工人在活動的籌備過程當中開會討論、統整、規劃,並編寫、製作許多檔案,如活動企劃、課程教材、道具等。上述所有成果於活動結束後兩周內由工人上傳至雲端並整理,留供後來者作為舉辦相似活動之參考。 如何扣回前期所提及之概念: 我們透過即時調整課程內容(以概念為中心修改教材、導入新內容、規則、評分等)與和相關講師溝通來更好的呼應前期所提及之綠色經濟、材料永續等概念,使學員在課程開始即接觸這些概念,並最終知曉最終成果產出與前期概念之關係。
實踐目標與說明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我們在本次營隊中結合自身專業規劃課程,大部分授課皆由學生製作教材、安排內容、執行,運用自身所學結合課程的形式來讓學員們輕鬆認識兩系相關內容。此外,我們也透過邀請教授、系友等來讓學員們獲得教學及實務上第一線的資訊。

2. 公民意識培育 在籌備的流程之中,工人間都會有不同意見,為此我們內部招開多次會議,相望透過給予每個人平等機會表達來使得工人們學習彼此之間都有充分發言的自由權利,也了解到尊重及理性溝通的重要性,進而培養一個更好的公民意識。此外,透過本次營隊活動,也可以讓學員們的眼界從升學、科系、職涯發展等拓展到環境議題思考、社會議題解決等方面,並反思自己要如何運用自身所學增進社會福祉,盡到身為社會其中一員的公民義務。

3. 大學社會責任 在本次營隊活動之中,身為大學生的我們藉此機會作為學員們的引導人,帶領他們學習、探索自我,透過我們對於課程、活動環節的規劃來讓參與的同學們在釐清未來生涯規劃的同時也了解兩個科系的學習內容及兩個科系間不同、相關之處,同時也讓學員們在這為期一周的營隊之中玩得開心並且有所收穫。

4. 真實問題解決 在本次營隊活動的籌備過程之中,我們在許多時候都會遇到許多事情需要解決、處理,例如:課程內容安排、講師時間協調、活動地點規劃、活動細部調整等等,而我們也透過定期討論、驗收的方式來確認活動得以順利舉行。此外,在本次營隊活動之中,餐與營隊的學員們皆須經過先備課程或演講、導覽的環節,在具備一定基礎之後對一個題目做出自己的設計或提出解決辦法,藉此表現自己的想法及對題目、知識的理解。

5. 多元跨界創新 本次活動透過整合兩個不同學系、規劃兩個大方向的專題製作,來讓高中階段的同學們可以更加認識相關的科系課程內容及產業樣貌。同時,因為本次活動為兩系聯合舉辦,期間需要規劃、安排、整合各工人負責事項,才能讓兩系同學發揮各自所長,此外,我們也整合了來自業界講師的意見與資源來讓營隊的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元。



提醒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