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管理系/想用「大」聲「工」說喜歡「里」
- 實踐期程:2025-01-21-2025-01-24
- 聯絡人:卜鄭謙
- 聯絡方式:LINE:channingpu GMAIL:channingpu@gmail.com 電話:0938980076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5-06-30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我們這次選擇到宜蘭縣「大里國小」進行返鄉服務活動,由於該國小旁邊就是海洋,因此我們希望透過營隊活動,不僅讓小朋友感受到知識的樂趣,更在他們心中種下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包含團隊遊戲、創意思考,並結合基礎海洋科學、環境保護與雙語學習,讓小朋友體驗多元學習,培養關懷環境的態度。
在活動設計上,我們從生活中常見的環境議題出發,例如海洋廢棄物、塑膠污染與資源循環利用,帶領小朋友思考這些問題如何影響生態,並以簡單的實驗與活動增進他們的理解。為落實「永續發展指標(SDGs)」中的第6項指標:「潔淨水與衛生」與第4項指標:「優質教育」為核心。營隊課程中將融合英語單詞學習,讓小朋友在探索科學的同時,提升語言能力。我們將這些知識結合動手實驗,例如製作簡易的海水過濾裝置,讓小朋友親身體驗如何保護海洋環境,進一步理解人類生活與自然資源之間的密切關聯。
小朋友的學習經驗對他們未來的人生方向有著深遠影響。通過這些充滿創意的科學活動與遊戲,我們希望啟發他們保護地球與海洋的意識,並讓他們在活動中快樂成長。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不僅是讓小朋友學習,也讓他們從生活的角度重新認識海洋的重要性與生態系統的脆弱。
活動內容與分工
我們在三天營隊之中設計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以及課程,其中融合了大量的海洋保護的元素,活動包含了RPG、奧運會、團康活動、結業式。課程方面安排了兩大面向,第一面向為認識基礎科學理論課程,我們藉由各種教學與實驗讓小朋友能學到基本的科學知識,並且能親自感受到科學的魅力。第二面向為認識海洋生態與實際手作課程,讓小朋友們不僅可以認識到與海洋相關的知識,也可以運用剛剛所學到的科學基礎來製作簡易海水過濾裝置課程,透過實作來鞏固新學到的知識。在每個活動內容我們也加入大量英文元素,通過邊玩邊學的方式,使得學習英文不那麼的困難。
本次活動有分7組:召組、隊輔組、活動組、教學組、美宣組、生活組以及攝影組
召組工作內容為
1. 統整綜合全隊各項計畫與組織
2. 負責與各單位交流
3. 申請經費與各單位聯繫
4. 幹部與隊員的甄選與招募
5. 定期召開幹部會議
6. 撰寫活動企劃書
7. 定期審核各組的籌備進與與內容
8. 召開營隊檢討會
9. 安排當地場刊事宜
10.處理離營與退隊的相關事務
11.營區各場地管理與鑰匙
隊輔組工最內容為:
1. 指導學員之隊輔
2. 輔導與監督學員之隊輔
3. 掌握隊輔之練習進度
4. 協助處理小隊突發狀況
活動組工作內容為:
1. 安排營隊育樂性的活動
2. 營隊活動前動態事宜宣布
3. 提出活動內容大綱
4. 培訓活動設計能力
5. 輔導與監督活動設計進度
6. 提出活動執行檢討報告
7. 活動資料建檔
教學組工作內容為:
1. 提出課程設計理念並架構課程大綱
2. 教具材料的保管
3. 培訓課程設計之能力
4. 主導課程演練與實施
5. 協助各項課程實施
6. 提出課程執行檢討報告
7. 課程資料建檔
美宣組工作內容為:
1. 隊員與學員名牌的製作
2. 聯繫營隊隊員與學員的感情
3. 協助道具之製作
4. 視情況支援他組活動
5. 營隊籌備之靜態宣傳事宜
生活組工作內容為:
1. 日常用品購買與管理
2. 營隊期間飲食與起居注意事項
3. 保管急救箱與藥品
4. 統籌行前與營期間三餐、飲食各項事宜
5. 工人資料建檔
6. 營前場地整理與場復工作
7. 各項器材租借、管理、架設、維護與歸還
8. 統籌器材搬運事宜
9. 協助各組準備所需器材
10.協助各組處理緊急事務
11.維護環境之整潔
12.機動支援各長相關事務
攝影組工作內容為:
1. 籌備與營期各項攝影事務
2. 剪輯活動回顧影片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作為工業管理系的學生,前往偏鄉國小舉辦活動時,我們結合了工管的實作精神,帶領學生們手作。我們也從流程設計、時間管理到資源調度,讓活動更有組織並提升效率。同時,也可引導學生進行基礎問題解決和創意思維的培養,讓孩子們學習如何面對現實中的挑戰。這樣的社會參與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和組織能力。
2. 公民意識培育
透過此活動設計,可以培育學生的公民意識。設計以團隊合作和民主決策為主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個人自由與權利的尊重。活動過程中,可以引導他們討論如何在群體中平等對待他人、尊重每個人的意見與選擇,並在解決問題時鼓勵共同協作與包容性決策,這樣有助於讓學生理解自由和權利在團體中的重要性。透過這樣的體驗,逐步建立對社會中個體與群體權益的關注與尊重,從而培育自身的公民責任感。
3. 大學社會責任
大學社會責任:身為工業管理系的學生,透過這樣的偏鄉活動能夠將大學資源帶入當地。這是一種實踐大學教育的延伸,將知識、專業技能應用於回饋社會,特別是針對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提升偏鄉學童的學習機會與生活技能。
社會創新:活動本身可以融入工業管理的知識,例如創意思維、資源規劃、流程改善等概念,幫助偏鄉國小的師生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是一種社會創新,通過新穎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並提升當地社區的教育質量。
社會影響力:此活動不僅限於單次互動,而是能推廣出一種可持續的模式。大學與當地社區的持續合作,透過活動和專業知識分享,能夠長期促進當地教育發展和社區進步。學生也能從中體會到知識與社會責任的結合,進而推動更多人參與類似的社會創新。
4. 真實問題解決
1. 提案階段:確立原則與底線
在提出解決方案的初期,學生應思考並確立不可以打破的原則和底線。這些原則應是根據專業知識、倫理或團隊目標設立的。例如,在偏鄉國小活動的計畫中,可能的原則包括:
學生安全為首要原則:無論活動計畫如何變動,學生的安全必須始終得到保障。
教育目的不能失焦:活動設計必須與教育目的保持一致,不能變成單純的娛樂。
資源可控與可持續性:計畫中的資源使用應符合實際條件,避免過度依賴臨時性資源,確保活動的可持續性。
確立這些原則後,學生需要有清楚的底線,例如「不會降低教育品質」或「不會因時間壓力而忽視安全規範」。
2. 執行階段:應對變化的彈性處理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計畫與預期可能會出現落差,如天氣變化、學生反應與預期不同或設備故障等。這時學生需要靈活調整,例如:
臨時修改活動流程:如果原本計畫的戶外活動因天氣變化無法進行,可以立刻轉為室內替代活動。
資源再分配:如果原定的人力或物力資源不足,學生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度,確保活動的核心目的仍得以實現。
這些調整必須在不違反之前所設立的原則與底線的情況下進行。靈活應對是面對現實挑戰的重要技能,但同時要時刻確保基本的價值不受侵蝕。
3. 結案階段:回顧與反思
活動結束後,學生應回顧整個過程中遇到的變化與挑戰,並思考這些情境如何與最初的計畫不同。例如:
哪些突發情況出現:例如學生的參與度比預期低,導致需要臨時調整活動內容。
如何應對這些突發狀況:是否有效地進行了流程調整,是否能保持活動的原則與底線。
是否有改進空間:例如下次如何更靈活地設計活動流程,使其對突發狀況有更高的應變能力。
這樣的回顧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更加從容應對,並提升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5. 多元跨界創新
作為工業管理學生,可以透過結合教育、科技、心理等領域,來設計符合偏鄉學校需求的活動。例如,運用科技改善教學資源,或運用心理學提升學童參與度。同時,協調不同利害關係人,如學校管理層、學生、家長、外部資源提供者,確保方案能平衡各方需求,並有效解決問題。這種跨領域合作能更靈活地探索問題,創造共贏的解決方案。
提醒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