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四獸山-淨山活動

  • 實踐期程:2023-11-25-2023-12-03
  • 聯絡人:吳昭緯
  • 聯絡方式:oscar391123@gmail.com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3-12-15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活動時間:11/25、26,12/2、3(共四天全天),早上8:30-5:30。累積共36小時。 活動主要內容:淨山工作、清理環境人為垃圾、垃圾分類與回收。 透過為期兩個週末(共四個全天)的淨山活動,實踐SGDs的精神。其中包含良好健康和福祉、可持續城市和社區和陸地生態系統等。淨山除了重視環境之外,在尋找人類遺留的垃圾的過程中能與達到跟爬山一樣的效果,促進身體的健康及社交活動的建立。在城市中的山林,代表著環境維護的重要,因此適時地去維護讓城市的可持續性增加,增加民眾對於環保、生態的保護。山林中的垃圾也可能影響到當地的動物,進而改變動物的飲食習慣,飲食習慣的改變會破獲生態鏈。因此藉由這項活動,達到社會實踐的目的。

活動內容與分工

活動為期四天,參與者總共7位,由不同科系的同學組成。四獸山主要有兩個入口,分別為虎山及象山。活動當天自行攜帶垃圾袋,再將從山林中撿到的垃圾進分類。分類的垃圾為以下四種:可回收垃圾、一般垃圾、有機垃圾和有害垃圾。常見的有機垃圾為果皮和食物的殘渣,有害垃圾為電池,電池中的化學品對土地產生嚴重的汙染,影響生態環境,可回收的由寶特瓶作為代表。每位同學負責的區域位置不同,分為沿路上出現的垃圾及觀光客聚集地遺留的垃圾。最後由分類出的結果進行探討,觀察最容易出現的垃圾以及如何改善亂丟垃圾的現象。第一天、第三天,11/25、12/2早上八點於象山入口會合,因攝手平台為人群最常聚集之所在地,將設立為第一個停留地點。總共分為上述四組分類的組別,沿路收集各組負責的垃圾。下一個集合地點為六巨石,此處最多人打卡,也較容易有垃圾殘留。中午逸賢庭處休息,並進行討論。逸賢庭內有些許運動器材,因此會有遊客在庭內避暑乘涼。休息完後預計於下午三點離開象山,並將垃圾帶回分類,第二天、第四天11/26、12/3早上從虎山入口,虎山觀景台為第一個集合地點,沿路皆有涼亭可供休息,順便進行各組的任務。過程中還有豹山以及獅山,豹山行程段短,獅山接至步道前有一段未規劃路線,可能會有人為垃圾產生,預期能撿到垃圾幫助組別進行討論。如何確切地執行並符合社會實踐精神呢? 一、專業社會介入。結合各系組員所學,思考如何將垃圾人工的分解或是處理進行的更完善方便;二、公民意識培育。在進行淨山活動時,可以向社群媒體發起一同淨山的活動,邀請朋友一同落實永續發展、維護環境的理念;三、大學社會責任。組織在學校以及社會具有影響之人物,傳述如何用自己小份的力量,擔起大片環境的保護,讓我們一同對維護環境進行發聲;四、真實問題解決。在執行淨山活動時,可以對山友們進行口頭上的宣導,或是在入口即人群聚集處張貼勿亂丟垃圾等勸導告示牌;五、多元跨界創新。可以諮詢常見垃圾的公司,在他們的產品上面新增愛護擁護環境的宣導,也可以多利用電視廣告等進行更大方面的宣傳,或是贊助一些對維護環境有利的團體或是機構進行生態的維持。
實踐目標與說明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作為設計、機械和電機系、營建系的學生,積極參與淨山活動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首先,這項活動有助於保護自然環境,減少山區的垃圾和污染,維護生態平衡。同時,我們的專業知識可以應用於改進清理過程,提高效率,節省資源。此外,淨山活動也具有教育價值,可以啟發更多人關注環境議題,培養環保意識。我們的參與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在社會中的積極角色,展示了學術專業對社會的實際幫助。最重要的是,通過淨山活動,我們為未來世代創造了更美好的環境,為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这不僅有助於社會,也鼓勵了更多人參與類似的社會貢獻活動。

2. 公民意識培育 政府以教育或是宣傳的方式,培養大家的公民意識。課程上都會有提到有關淨山、淨灘等,保護生態還有周遭環境的活動。因此想藉由這次淨山,實際去體驗整個過程,並對其中有更多的認識。在這項活動中也可以是與社區民眾進行這項活動,提升更多的社會參與感。淨山是一項群體活動,除了當地居民之外,旅客也有透過淨山一起達到維護大自然和尊重野生動物。在這過程中也會注意到沿路的標示,了解政府對於環境的相關政策,提升大家的公民意識。

3. 大學社會責任 這次的實踐目的主要為達到在大學期間的服務學習,培養社會責任感。大學不僅是在社會中擔任知識傳授的角色,也應該是能夠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存在。對於淨山這項活動,以研究的方式進行探討。分析廢棄物的材料性質,如何減少對土地產生的污染、增加回收的效率。與相關企業合作,達成參與社會計畫,應用在學知識於社會中。

4. 真實問題解決 要求進行淨山的活動,不外乎就是要減少人群在山林中活動所產生的人工垃圾,但至於為何總是會產生垃圾呢? 因為人類不好的觀念或是沒有好的道德心,總想著貪圖一時的方便而造成環境的破壞以及後人乾淨的使用空間。 我們用之於大地、大地也會反之於我們,垃圾夜以繼日的堆疊與增加,造成土地的污染、生物的死亡與枯解,在食物鏈最後的頂端也就是我們,終究還是回到我們身上,所以我們可以從小就灌輸環境永恆發展的觀念,把維護環境的工作做到確實,以不製造垃圾、減少垃圾的觀點出發,落實人們心中愛護環境的基礎加強人們對於大地之母的饋贈以及警告。

5. 多元跨界創新 我們計畫進行一個淨山活動,這將是一個跨領域的創新作法,將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包括設計系、電機系、營建系和機械系的學生。這樣的協作將有助於協調和整合不同層次的利害關係人,並提供多元的專業觀點來探討和解決我們所關心的淨山問題。我們將利用設計技能美化環境,電機知識提供科技支援,營建和機械專業則能協助基礎建設。這個社會行動將以跨領域的力量推動淨山運動,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使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社會問題的複雜性。



提醒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