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南港親子館服務活動
- 實踐期程:2022-11-01-2022-11-30
- 聯絡人:鄭旭恆
- 聯絡方式:LINE ID : 0905184958 Mail : b10802218@mail.ntust.edu.tw
- 顯示於公佈欄:是
- 公佈欄顯示截止日:2022-11-30
- 提案編碼:請聯絡提案聯絡人
實作說明
我們這次「台北市南港親子館服務活動」,目的是協助親子館提供市民一個能夠與孩子共玩、共學、共讀的友善環境。
在現今的台灣社會中,雙薪家庭的比例極高,在工作之餘照顧孩子讓家長負擔很大。親子館提供許多益智玩具,讓孩子能夠在玩樂的同時促進智能的發展,並定期舉辦活動,帶領孩子們各種遊戲,給家長一個喘息的機會。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協助並維護場館內活動的進行,使孩子能夠在活動中安全且快樂的學習,同時實踐社會服務的精神,在空閒之餘為社會盡一份力。
活動內容與分工
親子館內依主題分為多個區域,各區域具不同特色及其適用的人群,服務人員需清楚現場規定,並依處理流程處理突發狀況。服務內容包括
1. 區域介紹:介紹負責區域內容,使親子們能夠善用其中的設備。
2. 協助現場環境管制:入場時引導親子前往報到,並要求親子入場消毒,以維護場館環境。
3. 狀況回報:各區域設備損壞需於第一時間回報,不確定之狀況應向管理單位詢問後再處理。
4. 環境維護:維護環境整潔,並於該場次結束後協助進行全館清潔消毒。
5. 安全維護:維護兒童安全,當孩子獨自行動時,提醒家長陪同。
6. 熱心服務現場親子,主動提供服務
本次實作內容如何達成下列實踐目標並簡述說明,以作為審查評核之參考。
1. 專業社會介入
團隊由兩個電子工程系學生所組成,藉著工科生良好的邏輯能力以及相關背景知識,能夠快速上手館內各項科學教具,並能以此教導到館親子如何使用教具及其原理。喜歡實際動手操作的本性,也讓我們能夠協助館內親子活動的教材製作。另外,從本身的工科背景出發也能在教案的討論中提出不同於幼教及特教背景人士的看法和建議。
2. 公民意識培育
藉由這個計畫,讓原本只專注在課業、升學的大學生,能夠關注到幼兒照顧及少子化的議題。同時透過實際照顧兒童並接觸家長來深入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以此延伸到其他弱勢族群或是需要協助的人們,反思目前身為大學生可以透過哪些實際行動來幫助他們。
3. 大學社會責任
在這次的實踐項目中,除了以科學、電子的背景分享一些教案的看法,讓親子館能融入更多的創新活動外,還能發揮大學生充沛的活力來陪伴、照顧兒童。這不僅能在少子化時代中,讓勇敢生下小孩的父母們得到短暫的休息,也能讓兒童在童年期間獲得足夠的陪伴和關心,有助於其身心的發展。因為唯有照顧、教導好新生代,往後的社會才會往好的方向延續下去。
4. 真實問題解決
這次計畫的對象為0~6歲的幼童,因此必須以安全為最高原則。因此當遇到小朋友使用某些設施的方式錯誤時,必須教會他們如何正確使用,才不會造成危險的情況發生。另外,當小朋友做出不適當的行為時,需要與家長溝通協助管教小朋友。在照顧低年齡段幼童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突發狀況,因此我們必須因應不同的狀況,找出適當的解決方式。
5. 多元跨界創新
這次的實踐項目,共事的夥伴是育兒相關產業的人員,平常不太有機會接觸到。從他們身上可以學習到與小朋友、家長溝通的技巧,以及充分的耐心和表達能力。而我們以不同的角度,提供他們一些教案以及教材製作的想法。相互學習、一同合作給予來訪的家長和孩童最好的陪伴和幫助。
提醒事項
無